当前位置: 首页>智库>论坛>正文

电商人转战实体店能否逆袭

2025-05-22

在网络平台能解决大部分消费需求的时代,眼下有一群原本的“电商人”,放弃网店攒了十几年的评级、客户,转而租铺面,做实体。据媒体调查,特别是在2024年“6·18”电商大促结束后,很多中小体量的商家开始考虑回到线下开实体店。

水养鱼,鱼养水。有人奔赴大海撒网,有人蹲坐在小河边垂钓,都不足为奇。然而,当海钓起家的电商到街头巷尾安营扎寨、打窝下竿,就让人觉得奇怪了:不是互联网的海洋里更容易打到大鱼吗?难道实体店又迎来新风口?

其实,无论哪种业态,人始终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。那些再次捕捉到实体店机遇的“逆行者”,基本上来自成熟的电商群体。拿当初凭借“人、货、场”就玩转实体店的那代人来说,他们大多是互联网的“原住民”,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人。

简而言之,互联网思维是人们立足于互联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。譬如,过去人们开实体店起早贪黑、不敢早早打烊,生怕错过一单找上门的生意。现在开实体店,离不开社交媒体,不必在线下守店。通常来讲,顾客在线看到产品和商家,再去实体店试货。一言以概之,以往“人找货”,现在“货找人”。路边“上线”的实体店,早已今非昔比。

归纳起来,互联网思维至少包含两个要素。其一,用户思维,以用户为中心。商家必须顺应用户的思路与习惯,跨主题、跨媒体、跨平台与用户邂逅,成为“解决方案专家”。譬如,以“微胖梨形”为引流标签,服装店抓住女性“胳膊太粗”“大腿太粗”的痛点,帮助顾客告别“尺码焦虑”。其二,“留量”思维,能变流量为“留量”。流量不是源源不断的,使获取的流量保持活跃至关重要。因为,这关系到用户能否持续地进行价值输出。只有以用户体验为导向,提供情绪价值,重视与顾客的互动,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,路边小店才能持续获客。譬如,把娱乐、策展、潮玩汇集起来,实现“业态混搭”,让参与者在其中交流分享,带动群体消费。

可见,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。基于个性化、多元化的需求,在创新中精准回应细分需求,小众消费的实体店也能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。(瞭新社)

编辑:洛宇    责任编辑:王小晶

来源:广州日报

特别声明: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 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,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:lwxsd@liaowanghn.com

返回列表

推荐阅读 换一换

友情链接

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

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,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