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20
自1974年建交以来,中国与巴西虽远隔重洋,却始终坚持携手共建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桥。巴西留学生林叆斓(Aline Agnes Bernada Maciel)怀揣对中华文化的热爱,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深造,开启第二学位求学之旅。期间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和难忘点滴,正是新时代中巴人文交流的生动写照。
如同这位巴西学子所展现的,中巴文明互鉴的纽带正在新一代青年间悄然联结。从经贸往来到人文交流,两国合作不断深化,共同培育的友谊之花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,成为中巴关系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的见证者。
巴西来华留学生林叆斓(Aline Agnes Bernada Maciel)
汉语召唤:从梦想到现实的求学之旅
林叆斓的家乡是巴西马林加市,这座亚热带气候的城市以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,处处可见绿树成荫的景象。她金色的卷发和灿烂笑容,洋溢着家乡马林加市特有的热情活力。谈到与中国结缘的经历,林叆斓眼中闪烁着笑意,将她与汉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。
2018年,林叆斓与汉语结下不解之缘。虽然最初接触的是日语,但日语中的汉字很快引起了她的关注,中文独特的表意魅力最终让她转向了汉语学习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发现自己对汉语的兴趣愈发浓厚,尤其是汉语背后所承载的古老故事和悠久历史,让她着迷不已。她说,“我深深地爱上了汉语”。
林叆斓的书法作品《感谢》
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,林叆斓对成语和四字短语情有独钟。“活在当下”这一短语令她印象深刻,“‘过去’已经过去了,‘未来’难以预测,而‘现在’则是一份礼物”。这是她通过电影《功夫熊猫2》领悟到的蕴含“唯有好好把握当下”的智慧理念。在林叆斓看来,成语堪称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,每个成语背后都蕴藏着完整的故事,如同浓缩的文化胶囊,承载着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这份对成语的热爱,让她在语言学习中找到通往中国文化深处的蹊径。
怀着对汉语的热爱自学数年后,林叆斓毅然决定前往中国留学。然而经济压力曾是她求学路上的主要障碍,从签证申请到机票费用,每一项开支都需要精打细算。通过不懈的努力,她成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,于2024年秋季新学期如愿踏上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。
“我来中国的主要目是学习汉语。”如今,她的梦想已然成真,正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汉语专业。她说:“我渴望在汉语的故乡深入学习,如果没有奖学金支持,这个梦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”,她坦言。中国政府这份资助不仅解决了经济困难,更让她得以全身心投入在中国的学习。
在学校,从国际文化节到汉语角,从寓教于乐的课堂到亲切友好的师友,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她由衷赞叹,“学校已成为我在中国的第二个家,最喜欢和巴西的朋友分享的就是这里的温暖欢乐时光。”这些在中国生活的点滴,正编织成她留学生活中最珍贵美好的记忆。
同时,在广州的留学生活,为林叆斓带来了珍贵而美好的人生体验。这座“花城”展现的独特魅力——珠江两岸的霓虹闪烁与街头巷尾的紫荆花开,都让她感叹,“广州既有圣保罗的都市活力,又保留着家乡的自然亲切。”粤菜更令她着迷,尤其是皮薄馅鲜的云吞,成为她最爱的中国味道。
林叆斓告知瞭新社记者,由于曾在巴西学习过国际贸易专业,她对广交会印象深刻。“广交会无疑是我选择来广州的关键因素之一,”她表示。在这个全球商贸盛会上,多元文化的交融让她大开眼界——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与采购商在此建立联系,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着全球产业链的最新动态。通过多次参与广交会,林叆斓不仅深化了专业认知,更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“这里既是商业合作的平台,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课堂”,她分享道。与各国商界人士的交流,极大地拓展了她的国际视野,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在中国求学期间,林叆斓的足迹远不止广州。从文化名城韶关到滨海特区珠海,再到生态之城云浮……她深入中国的不同城市感受着中国神州大地的多元风貌。其中,广东省“韶关‘百千万工程’”研学活动令她尤为难忘。在涂志伟美术馆,中西融合的油画作品令她驻足良久;青云山麓的落日让她不禁感慨,“那是我见过最神奇的日落,整个山谷在金色余晖中宛如幻境”。
林叆斓(一排右四)参加研学活动
通过多次深入中国乡村,林叆斓获得了对中国发展的全新认知。漫步在乡间小路上,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她倍感亲切,“这里的人们像我的巴西乡亲一样,过着从容实在的生活”。她特别赞赏中国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——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,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。这些旅行见闻,不仅让她领略到中国的自然奇观,更对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东方智慧有了深切体会。
文化感染:从水墨丹青到汉服翩跹的探索之旅
林叆斓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,从水彩绘画到水墨氤氲,从芭蕾舞步到街舞跃动,都是她表达自我的方式。她对艺术价值的理解可概括为三重维度:艺术家的情感投射、创作意图的表达,以及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。“艺术是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,”她说道,“从一幅画作中可以解读出万千情感。”在她看来,艺术以其独特的感染力,成为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。
在她眼中,中国艺术与巴西艺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,各具特色——“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彩色壁画,彰显着巴西艺术充满原始张力和生命激情;中国的敦煌壁画、园林造景,无不透露出中华文化背后超凡的意境美学。”这种艺术风格的差异,恰恰折射出两国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。
林叆斓展示中巴合作与友谊的绘画作品
林叆斓对中国文化的热爱,也延伸至中国传统绘画领域。从执笔姿势到水墨浓淡,从留白意境到气韵生动,她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惊喜,“我真的很喜欢中国水墨画所特有的流动感”。谈及这种以水为媒、以墨为魂的独特艺术,她眼中闪烁着光芒。每一次提笔临摹,都是她与中国古老艺术灵魂的深度对话。
谈起绘画,林叆斓还向瞭新社记者展示她收藏的被西方传媒誉为“亚洲第一人”的油画家涂志伟油画集。韶关之行后,涂志伟的敦煌系列油画便深深吸引着她。“我尤其欣赏他的绘画技法,作品中跃动的生命力与独特的艺术表现令人着迷。”一边说着,林叆斓一边翻阅画册,赞叹道,“太神奇了!他笔下那些衣袂的飘逸感我永远难以企及——画面虽是静止的,却能让人感受到飞天舞姿的韵律与情感的力量。”未来,林叆斓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,并尝试把数字三维技术运用到绘画作品中,用创新的方式演绎她心中的中巴文化。
敦煌系列油画中飞天的曼妙舞姿之所以深深打动林叆斓,或许正源于她骨子里对舞蹈的热爱。这位三岁起就在母亲引导下接触芭蕾的巴西姑娘,如今已掌握了从古典芭蕾到现代街舞的多种舞蹈形式。“现在我更享受舞蹈本身带来的纯粹快乐”,她分享道,“我喜欢为自己而跳,比如独自在房间随性而舞、在自然中即兴起舞……这些都是最美的时刻。”对中国传统舞蹈,林叆斓流露出浓厚的兴趣,“我计划学习中国舞,不为登台表演,只为满足那份纯粹的文化好奇。舞动的生命永远年轻,这份热爱我会一直保持下去。”
林叆斓在韶关山间的夕阳下起舞
汉服则成为林叆斓在中国留学生活中意外的文化收获。从初次试穿的平淡到再次体验的惊艳,林叆斓坦言,“它既舒适又优雅,让我心动不已。”每逢传统节日,她总能看到广州街头有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自信漫步。“这不仅是服饰复兴”,她深有感触,“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传承”。在她看来,每一袭汉服都是流动的文化使者,正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。受此触动,林叆斓希望通过自己的穿着体验,让更多国际友人感受汉服之美。
谈及青年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,林叆斓认为“Z世代”在宣传跨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“就像中国年轻人复兴汉服文化一样,全球青年正用创新方式重新诠释传统艺术,为其注入时代活力。”她呼吁更多年轻人投身跨文化交流,“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文化使者,用创意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生。”
最后,作为家乡留学中国的先行者,林叆斓为后来者送上真挚建议,“除了提前熟悉所在城市,更要主动打破社交壁垒。”她特别强调,以开放姿态与中国及各国同学交往,是适应留学生活的关键。“这些跨越文化的友谊,将成为你认识世界的独特窗口。”
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”——林叆斓用自己的中国故事完美诠释了这一古语。如今,这位巴西姑娘继续在南粤大地追逐梦想,她的经历证明:当不同文明真诚相遇,必将绽放令人惊叹的火花。相信这位文化交流使者还将续写更多精彩故事和动人章节。(瞭新社)
文:易春燕、林柏丹(实习)
图:易春燕、林柏丹(实习)、部分图源受访者
特别声明: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 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,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:lwxsd@liaowanghn.com